


余新志,石竹斋书画院院长,中国沫若书画院终身院长,徐悲鸿画院艺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誉主席,国际书画家协会常务主席,中国陶行 知教育基金会艺术总监,西南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等百余职。1989 年就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声震画坛, 享誉海内外。2007 年应邀参加外蒙古国“纪念成吉思汗成 立 800 周年”大型活动,被授予“成吉思汗”荣誉勋章;2010 年被世界华人华侨总会评为“世界华人精英优秀人物”和“世 界华人杰出艺术家”;2011 年被国家授予“共和国杰出书画 家”勋章;2014 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模”勋章;2015 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授予“一代宗师” 荣誉称号。2017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画展,受邀走进联合 国会议大厅参加高峰论坛会,受到布鲁斯·罗茨主席的亲切 接并合影留念。2021 年余新志先生与张大千、林散之、李 苦禅、林凤眠、启功、李可染、欧阳中石、黄永玉、沈鹏等 顶尖级艺术家被评为“艺术百年·新中国十大巅峰艺术家”。 余老先生几十年来,走遍大江南北,全身心投入竹画写生创 作,收集素材数千幅,终于在 2012 年创作完成了长 103米、宽 1.2米的百米长卷《百竹雄魂图——万竿竹魂铸春 秋》,创下“画竹种类最多、最美的百米长卷”世界纪录, 传承千秋。2016 年百米长卷又被载入《中国国史》,为世 人留下了不朽的竹画史料、宝贵财富,永载史册。2024 年经国家艺术档案馆严格审评授予余新志为《中国四大国粹传 承人》,并颁发荣誉证书。2024 年 7 月授予《中国书画百 年巨匠传人》颁发荣誉锦旗、荣誉证书。从 1993 年以来, 中国邮政总局先后为余新志先生出版珍藏纪念邮票三十余 套,全球发行,传播文化。并先后出版发行余新志个人专著 画集数百套。上百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内 外几百家艺术藏馆永久收藏陈列。其个人传略被载入《中国 人物年鉴》《中国国史》《中国历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人物辞海》等百余部辞书。余新志先生倾尽毕生心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雄魂苦读必成才》136x68cm 2015年 余新志作
杰出书画大家——余新志
学者、杰出书画大家余新志先生,1941 年生于四川乐山,定居北京。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誉主席,国际书画家协会常务主席,中国香港文联副主席,中国沫若书画院终身院长,徐悲鸿画院艺术顾问,中国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艺术总监,西南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等百余职。1989 年就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声震画坛,享誉海内外。2007 年应邀参加外蒙古国“纪念成吉思汗成立 800 周年”大型活动,被授予“成吉思汗”荣誉勋章:2010 年被世界华人华侨总会评为“世界华人精英优秀人物”和“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2011 年被国家授予“共和国杰出书画家勋章:2015 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并授子“一代宗师”荣誉称号。2017 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画展,受邀走进联合国会议大厅参加高峰论坛会受到布鲁斯·罗茨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之际,余新志、张大千、林散之、李苦禅、林凤眠、启功、李可染、欧阳中石、黄永玉、沈鹏被评为“艺术百年·新中国十大巅峰艺术家”。同年 11 月,余新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文艺宣传大使”,并颁发了“大国荣誉金杯奖”2025 年,余新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名誉主席,并颁发了聘书。

《岷江东岸佛中佛--乐山巨型睡佛》410x120cm1990年创作2001年完成 余新志作于北京
余新志先生几十年来,走遍大江南北,全身心投入竹画写生创作,收集素材上千幅,终于在 2012 年创作完成了长103 米、宽 1.2 米的百米长卷《百竹雄魂图--万竿竹魂铸春秋》,以“画竹种类最多、最美的百米长卷”创下世界纪录。2016 年百米长卷又被载入《中国国史》,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竹画史料、宝贵财富,永载史册,传承千秋。
从 1993 年以来,中国邮政总局每年为余新志先生出版珍藏纪念邮票,全球发行几十万套,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余新志画集、文学作品等数百部。上百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卢浮宫等国内外数百家艺术殿堂永久收藏陈列。其作品和个人传略被载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国史》《中国历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美术教育史》《世界人物辞海》等百余部典籍辞书。
余新志先生倾注毕生心血在书画事业上,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杰出贡献。

祥发号古韵--余氏家族四川乐山沫东村祥发号余新志旧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95x125cm 2016年余新志作

《国宝颂》69x69cm 2020年余新志作

《熊猫国宝颂》136x68cm 2002年 余新志作

《和谐春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而激情创作》330x110cm2009年余新志作

《五子登科国宝图》180x96cm 2021年 余新志作

《熊猫国宝情》136x68cm 2021年 余新志作

《满谷春风映山红》180x97cm 1985年 余新志作

《弄潮》420x160cm2001年 余新志作

《亘古千秋》260x110cm 2010年余新志作

《晚霞》69x69cm 1998年 余新志作

《万古长城映九洲》69x138cm2012年 余新志作

《风骨凛然抱春光》——庚子年春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胜战疫魔 2020年余新志激情創于北京石竹斋书画院

《锦绣前程》2010年 余新志作

《黛玉攻书》60x136cm 1998年余新志作

《一览众山小》350x145cm1984年余新志作

《雄鸡报晓嘉陵江》248x92cm2020年 余新志作

在中国画中,有“喜画兰,怒画竹”的说话,意思是竹代表一种坚持、正直的精神,即使发怒,也要保持心态不被感情蒙蔽理智。
竹,四时青翠,凌霜傲雨,自古以来就倍受我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
全世界竹的种类很多,有统计称,其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数百余种,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墨竹等。我国古今文人骚客,嗜竹咏竹者众多。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但是,能在一幅画作种将全世界常见的种子融在一起的还并不多见。
2011 年 6 月,国画大师余新志老师历时 5 年完成了一幅幅长 100 米,宽 1.2 米的百竹长卷,用高超的表现手法画了 112 种不同类别的竹子,创下了世界上画竹种类最多,最壮美的国画作品创世界记录。《百竹雄魂图》——“万竿竹魂铸春秋”,2012 年 4 月被世界纪录协会向余新志先生颁发了创世界纪录证书。

中国著名学者,中国著名美术史家、评论家薛永年对此专门撰文认为: 《万竿竹魂铸春秋》运用多元化绘画技法,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笔墨酣畅,挥洒淋漓,把各种奇竹、花鸟、动物、山水表现得神韵十足,尽善尽美。画中自然、人文意境,原始拙朴,纯净雅致有机事例,营造了至真至美至和的崇高艺术境界。使观赏者才进入无限遐想,油然而生,心游物外的惬意享受,使心灵得到了滋养,精神得到了升华。
百竹图,是艺术家精神与人格的最好写照与延伸。现在,《万竿竹魂铸春秋》高端精品大画册也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宣纸印制、折叠拉页、精裱、高端礼品盒包装。画册高 32 厘米,宽 26 厘米,厚 6 厘米,拉页长 23 米,宽 30 厘米。画册限量发行 500 套。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收藏、赠礼极具价值的珍品!

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有一项备受瞩目的中医特色疗法“杨氏飞针”,以其独特的施针技艺与卓越的临床效果,持续吸引着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2025年10月10日至15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技艺,“杨氏飞针”代表性传承人杨金花、王倩莹携技术团队赶赴江苏南京,成功举办了“杨氏飞针”学术交流会及学员提升班密训。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医疗行业同仁及中医爱好者,反响热烈。
百年淬炼的“杨氏飞针”特色疗法底蕴深厚,独树一帜。盛会现场,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以及关注健康养生的人士齐聚一堂,学习氛围浓厚,共同见证并深度参与了这一学术盛宴。

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杨金花院长系统讲授了"杨氏飞针"的理论体系,并现场演示精湛的飞针针刺手法。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近距离观摩技艺展示,深刻领略到这一传统针法独特的技艺精髓和文化魅力。现场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热烈,取得了良好的传授交流效果。

“杨氏飞针”疗法是杨金花院长家传的独门绝技,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杨院长从小耳濡目染跟随母亲学习乾坤针法,后从师于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飞针技艺不断精进。
“杨氏飞针”与其他中医针灸疗法相比,有着飞针不留针,不醒针,不破皮,只在皮肤上沿经络循行线走针、安全低痛感、几分钟勾沉顽疾,秒杀痛点的独特优势,在治疗各种急病痛症、疑难杂症等临床应用中,有着针到痛止之功效。而且简单易学,随到随治,安全无痛苦,经济实用,所以深受广大学子及病患们喜爱。

在互动体验环节,杨金花院长飞针走穴,把大家带入飞针实操的体验中,让学员亲身体会“杨氏飞针”与传统针灸的差异不同及独特魅力。其施针飞速、痛感轻微,和随之而来的身体轻松和舒缓感受,赢得学员们一致称赞。体验者们纷纷反馈,“杨氏飞针”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疗过程舒适安全,令人印象深刻,与会者更是因此坚定了要学好此疗法的决心。

传承岐黄智慧,点燃中医梦想。在接下来的学员提升班密训中,,杨金花院长将"杨氏飞针"这一非遗绝技倾心相授,学员们不仅进深入掌握了这一传统疗法的精髓,更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中医智慧与生命哲学。
五天课程紧密充实,学员满载而归。我们深信,在杨院长的专业引领下,"杨氏飞针"疗法必将以潍坊为起点,星火燎原,跨越四海,遍传九州。过一批批学有所成的杏林学子,将这一国粹瑰宝传遍祖国乃至世界各地,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安康,让千年医脉温暖传递,生生不息,薪火永续。

欢迎有志于中医事业的朋友们加入我们的学习交流行列,共同把祖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